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,前身为全国唯一的“民办公助非营利性质”的“全龄孤独症康复教育及托养机构——明智文化社会福利服务中心”和“中残联孤独症康复人才培训基地”。2015年,被吉林省教育厅确立为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。
中心致力于服务特殊儿童,围绕“特殊儿童筛查与追踪、特殊儿童融合教育、特殊儿童社会认知发展”三个研究方向,认真推进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学术交流、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,积极开展交叉学科研讨;与多所中小学及特教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,开展讲座、教师团体辅导等活动,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中心主任田金来(1983—),女,满族,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,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,研究方向为特殊需要儿童社会性发展,致力于从“心理发展”角度探索该群体儿童“社交”的本质,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学习环境。近3年来,主持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,包括:奕阳教育学院青年学者项目《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及其干预研究》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及融合教育研究》,吉林省教育厅项目《东北三省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及研究》等;共指导7名硕士研究生;多次参与全国性学术会议,长期深入基础教育一线调研。
中心具有一支年龄结构、职称结构、学历层次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,现有专兼职人员共29人,分别来自教育科学学院、医学部和管理学院;其中教授10人,副教授6人,讲师4人;博士13人,硕士12人,本科4人。近3年来,研究中心成员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。其中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教育部项目2项。公开出版学术著作2部;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CSSCI检索14篇;获省市级奖励15项。
中心紧跟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热点问题,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进行深入探索,取得了丰硕成果。成立至今,已成功完成中残联 《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口预筛查项目》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及融合教育研究》、奕阳教育研究院项目《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及其干预研究》等40余项科研项目;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,出版了近20部著作;研发了多项专利,直接应用于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教学一线,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